相关数据包
淖字的基本解释淖nào烂泥,泥沼:泥淖。污淖。淖泞(泥泞)。〔淖尔〕蒙语,湖泊,如:“罗布淖淖”(即“罗布泊”,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柔和。淖chuò古同“绰”,绰约。淖zhuō姓。
淖字的汉语字典释义[①][nào][《廣韻》奴教切,去效,泥。](1)烂泥;泥沼。(2)指泥泞。(3)指水泽。(4)流体;稀泥浆状。(5)湿润。(6)沉溺。参见“淖溺”。(7)陷没。(8)消融。参见“淖冰”、“淖溺”。[②][zhào][《集韻》直教切,去效,澄。]中和,调和。[③][zhuō][《集韻》竹角切,入覺,知。]姓。战国楚有淖齿。见《韩非子·内储说上》。[④][chuò][《集韻》尺約切,入藥,昌。]通“綽1”。(1)宽。(2)见“淖4約”、“淖4弱”、“淖4溺”。
淖字的康熙字典解释【巳集上】【水字部】 淖;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29第27【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奴敎切,音鬧。【說文】泥也。【左傳·成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 又【字林】濡甚曰淖。【前漢·郊祀志】堅冰淖溺。 又水名。【山海經】西北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名曰三淖。 又姓。【路史】楚淖國先爲淖氏。 又【集韻】直敎切,音棹。和也。【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註】普,大。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 又尺約切,音綽。與繛綽?同。【說文】?也。【莊子·逍遙遊】淖約如處子。【註】淖約,柔弱貌。
淖字的源字形
淖字的起名意思泥沼;深泥,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