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包




早期系统性硬化症:定义、诊断标准与疾病进展的探索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Rheumatology》:Early Systemic Sclerosis: What’s in a Name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来源: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Rheumatology 1.7
编辑推荐:
为解决 “早期” 系统性硬化症(SSc)定义不统一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SSc 相关研究,明确了不同诊断标准及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和研究提供指导。
在医学领域中,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棘手的罕见病。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神秘杀手”,以自身免疫异常、血管病变、皮肤纤维化以及内脏器官受累为特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死亡率在所有风湿性疾病中更是高居榜首。
由于该疾病的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往往较晚才被转诊至专科中心,多学科协作治疗也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诊疗政策指导,这使得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困难重重。不仅如此,“早期 SSc” 在不同文献和临床实践中的定义十分混乱,有时用于描述有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RP)且有患 SSc 风险的人群,有时又用于指疾病确诊后最初几年的患者。这种定义的不一致,给年轻一代的风湿病医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严重阻碍了临床试验结果的解读和多学科诊疗中患者的管理。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来自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奈梅亨医学中心(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Medical Center)、圣马丁斯 kliniek 医院、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以及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了关于早期 SSc 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Rheumatology》上,为我们深入了解早期 SSc 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在开展研究时,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基于不同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如 LeRoy 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Allianc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EULAR)2013 标准、早期系统性硬化症的非常早期诊断(Very Early Diagnosis of Systemic Sclerosis,VEDOSS)标准等;其次,通过对不同队列患者的长期随访,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还借助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评估血管病变,检测自身抗体辅助诊断等。
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研究结果:
现有早期系统性硬化症的分类标准:2001 年,LeRoy 和 Medsger 提出了早期 SSc 的分类标准。与以往常用的 1980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RA)标准不同,LeRoy 标准以 RP 为起始诊断标准,若存在 SSc 样毛细血管改变或 SSc 特异性自身抗体,结合 RP 可诊断为 “早期” 或局限性 SSc(limited SSc,lSSc)。不过,该标准未经过正式的多中心验证。
符合早期 SSc 分类标准患者的疾病进展:Valentini 等人对 39 例早期 SSc 患者进行了为期 3 年的随访,发现 1 年后 23% 的患者发展为明确的 SSc,5 年后这一比例升至 92% 。Koenig 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在 140 例基线时被分类为早期或 lSSc 的 RP 患者中,经过 4.6 年的中位随访期,66 例进展为明确的 SSc。但研究也发现,符合 ARA 1980 标准进展为 SSc 的患者比例较低,说明该标准敏感性不足。
极早期 SSc 的诊断标准:2011 年,EULAR 和欧洲硬皮病试验与研究(European Scleroderma Trials and Research,EUSTAR)小组修订了 LeRoy 标准,建立了 VEDOSS 标准。该标准指出,RP、手指肿胀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阳性是怀疑极早期 SSc 的关键特征,而 SSc 特异性自身抗体和(或)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呈现 SSc 模式是极早期 SSc 诊断的重要依据。
符合 VEDOSS 标准患者的疾病进展:对 VEDOSS 标准的验证研究显示,52.4% 的患者在 5 年随访期后符合 EULAR/ACR 2013 分类标准。然而,该研究中有 50% 的患者失访,且 ANA 阴性患者中仅 10% 在 5 年后符合 ACR/EULAR 2013 标准。研究还发现,SSc 特异性自身抗体和手指肿胀同时存在时,进展为 SSc 的风险高达 94.1%。
调整后的 VEDOSS 标准:在 “Hit Hard and Early” 研究中,使用了调整后的 VEDOSS 标准。该标准要求患者有 RP、手指肿胀持续时间小于 3 年、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呈早期或活动期模式且存在 SSc 相关自身抗体,同时排除皮肤或内脏器官受累。基于此标准,患者也符合 ACR/EULAR 2013 分类标准。
符合调整后 VEDOSS 标准患者的疾病进展:“Hit Hard and Early” 研究表明,符合调整后 VEDOSS 标准的患者在 1 年随访期后疾病进展率为 37%。疾病进展包括皮肤进展、出现指端溃疡或凹陷性瘢痕、胃窦血管扩张、肺动脉高压等,且多数患者出现多种进展表现,部分患者还出现了肺功能下降。
极早期 SSc 在临床实践中的情况:目前的指南缺乏对极早期 SSc 监测的具体建议,临床实践需要进一步标准化。研究发现极早期 SSc 患者疾病进展速度不同,可能与所使用的分类标准差异有关。极早期 SSc 患者虽心肺受累不明显,但可能已出现间质性肺病的初始迹象,因此需进行心肺功能筛查。此外,胃肠道表现也是极早期 SSc 的常见症状,如食管受累较为普遍。
综合上述研究,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早期 SSc 的定义不一致给诊断、治疗和研究带来了诸多挑战。虽然 VEDOSS 标准为识别极早期 SSc 提供了框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对疾病进展的预测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医生结合 RP、手指肿胀、特异性自身抗体和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结果来识别极早期临床 SSc 患者,并实施个性化的随访方案。调整后的 VEDOSS 标准在识别疾病进展风险较高的患者方面具有一定潜力,有望应用于临床试验,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明确了早期 SSc 的不同定义和诊断标准,揭示了不同标准下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 SSc 的发病机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系统性硬化症领域的医学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