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包




有人说,足球是现代的微型战争,是这个和平年代里,人们了解战争的最佳窗口。
球场如战场,时空争夺,攻守博弈,球员和教练,便是绿茵场上的将帅。球场上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双方技战术的比拼、体能的对抗,更是心理与智慧的较量。
足球场上的36计,可以是主教练的一种战术、一种战略,也可以是球员的小计策、小花招,甚至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盘外招。毕竟,足球不止是打打杀杀,更是尔虞我诈。
【四、混战计】
①釜底抽薪
两军对垒时不要与敌人硬拼,设法削弱其气势,以柔克刚。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也指暗中破坏。不同对方直接交战,而是切断其供给,瓦解其士气。
何为球场之根本?球权!“当球始终在你脚下时,对手便无法发起进攻。”这便是传控之道。2010年,将传控足球演绎到极致的西班牙,成为了世界杯史上第八个王者。
这不是世界杯历史最华丽的球队(创历届冠军最低记录的7场8球),但绝对是最具统治力的之一。
——场均近60%的控球率,比第二名高出近千次的3803次传球,淘汰赛一球未失连续4场1-0登顶,无孔不入的短传渗透,让人窒息的前场压迫,“催眠”般一边倒的比赛场面。那些年的西班牙就像一台精密、高效运转的机器,每个碰上他们的对手都不得不收缩防线摆起大巴,让出球权死守反击。
所谓釜底抽薪,准确预判,抓住战机,攻其弱点,令其不战自乱。2008-12的西班牙之所以被视为划时代的球队,不仅仅是因为战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足球风格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世界足球的史册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哈维、伊涅斯塔们的传控,不是远离威胁区域的无效倒脚,而是把对手按在自家半场来回摩擦,通过连续不断的传递撕扯防线,庖丁解牛般拆解其组织架构,令防守球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直至对方防线漏出缝隙之时,瞬间发动致命一击。
②浑水摸鱼
趁敌人内部发生混乱、力量虚弱时捞取好处。
浑水摸鱼意在先把水搅混、再以假乱真,进而乱中取利、蒙混过关。
世界足坛,善于在门前“浑水摸鱼”者不在少数,“生活在越位线上”的因扎吉、“空间阅读者”托马斯-穆勒等,都曾在世界杯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1990世界杯前,没有多少人听说过斯基拉奇的名字,这位一年前还在踢意乙的草根前锋仅仅为意大利出场过一次,直到最后一刻才入选了蓝衣军团的世界杯大名单。
由于斯基拉奇此前实在太过默默无闻,几乎没有多少人知晓他的风格特点,看准这点的意大利从第三场开始将斯基拉奇移进了首发阵容,于是便有了后者神兵天降般的世界杯7场6球。
1次禁区抢点头球破门,1次抢下第二落点后的远射,1次将队友折射撞进球门,2次门前乱战机敏补射,1粒点球,迄今最后一位包揽世界杯金球金靴的斯基拉奇,是名副其实的“乱战高手”——对场上局势洞若观火的他总能算准皮球将要飞向哪里,然后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将球送进球门。
然而世界杯后,斯基拉奇迅速归于沉寂,不数年便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昙花一现”、“过把瘾就死”用来形容这位“意式机会主义前锋”再贴切不过。斯基拉奇的国家队成绩单,总计也只有16场7球而已。
③金蝉脱壳
虚张声势,使敌人不敢轻易来犯,暗中抽调精锐部队袭击别处。
金蝉脱壳是指为摆脱对手纠缠,顺利转移或撤退,利用虚假的外形稳住对手,在不知不觉中脱身而去逃离险境,而不露出半点破绽。亦指暗中转移,完成奇袭。
足球比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方在有球区域看似漫无目的地连续控球后突然转移到远端,由埋伏在弱侧空当的队友接球制造杀机。
还是1998年的那场荷阿之战,终场前最后一分钟,德波尔本方禁区拿球缓慢推进到中场,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将球交给身边的队友重新组织进攻时,荷兰人却用一记纵贯半场的左路长传找到了埋伏在禁区右侧的博格坎普。然后,便是冰王子那永载史册的“一停,一扣,外脚背弹射绝杀”,闲庭信步,巧夺天工。
1970世界杯决赛,诞生了可能是史上最经典的团队配合进球。
从托斯唐断球开始,巴西人在后场一连串穿花绕蝶般的控球过后突然一脚直传,交到前场左路的雅伊尔津霍脚下,后者横向扯动将球敲给禁区前沿的贝利,吸引了4名防守球员的球王不慌不忙,将球分到空无一人的右路,当时仍在转播镜头之外的阿尔贝托高速插上劲射破门!
4个巴西天才仅用3次转移,就拆解了意大利赖以成名的链式防守。桑巴军团4-1大获全胜永久保留雷米特杯。
④关门捉贼
对于弱小的敌人,要予以包围歼灭,不能纵其逃走。
关门捉贼是指事先布下一个“口袋”,待对手进入后堵其退路,扎紧“袋口”,聚而歼之。足球场上,关门捉贼多用于防守战术。
当进攻球员控球时,离球最近的防守球员迅速上前逼抢,封锁其向前的推进或传球路线,驱赶其向特定区域移动或出球。同时,协防球员快速围拢进入有球区域,占据有利防守位置,孤立控球球员,制造局部人数优势形成合围,然后逐步收缩防守阵型,掐断潜在的接应点,迫使持球人出现失误,进而将球夺回或破坏。
2006-14,德国连续三届世界杯淘汰阿根廷,成功冻结梅西便是日耳曼人取胜的关键之匙。
不同于其他球队的专人一对一盯防,德国人防守梅西的秘诀在于整体。
每当梅西拿球,德国都会在阿根廷人面前设下前卫-后腰-后卫层层防线,或驱赶其去到边路、远离核心威胁区域,或引诱其进入提前设下的陷阱、逐步挤压活动空间,1-2人贴身紧逼,3-4人补位协防,集全队之力车轮战绞杀。
同时,切断梅西与队友的联系,迫使其陷入单兵作战的泥潭,即阿根廷10号便能够突破第一、第二层防线,德国人也会抢在禁区前沿将其拦下。
10&14世界杯,德国战车在冻结梅西的同时,也锁死了阿根廷的豪华锋线群,两场比赛210分钟5-0,团队扼杀天才,最强整体击败最强个体,一步之遥,却可望而不可及。
⑤远交近攻
攻击近邻有利,攻击远邦无利,分化瓦解敌方联盟,逐个击破。
远交近攻是一种暂时性的外交权术,集中力量对付眼前的对手,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避免树敌过多。2002年是迄今唯一由两个国家联合举办的世界杯。但在申办之初,合办却并不在日韩两国的设想里。
早在1989年,日本就在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支持下,开始了申办世界杯的筹备工作。看到死敌的申办工作如火如荼,不甘寂寞的韩国也递交了申办世界杯的申请。但无论经济实力、前期准备还是后台,日本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当时韩国人也只是抱着“恶心一下近邻”的心态,没有多少人相信他们能够后来居上。但一个人的出现,却改变了整个局面。
时任韩国足协主席的郑梦准看中了世界杯背后蕴藏的巨大政治价值,长袖善舞的他就此开始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个人表演。
1994年,郑梦准通过四处走访、许诺、拉票,力压包括日本足协代表在内的一众候选人,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甫一上任,他便拉拢了欧洲与非洲足联,在政斗中找好了盟友。
此后,一朝得势的郑梦准接连抛出“韩国足球水平更高”、“日本从未参加世界杯”之类的论调,甚至借二战历史打压日本,为本国造势。不仅如此,他还公开发动“金元攻势”,表示韩国会将世界杯的部分收入捐给各国足协用于足球事业发展。
1995年,在郑梦准的左右逢源下,FIFA推迟了世界杯主办权的投票,这也为韩国的申办工作多争取了一年时间。接下来,阿维兰热迫于亚非欧方面的压力,不得不以世界杯作为政治筹码与郑梦准一派进行利益交换,两国合办的提案由此而生。
1996年,国际足联理事会议一致决定,02世界杯将由日韩联合举办。对此,准备更早、投入更大的日本心有不甘却不得不妥协,落后了3年才成立申办委员会的韩国则暗中窃喜。
仅仅两年,韩国就从日本手里抢走了世界杯大半的蛋糕,这个故事也为后来发生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⑥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越过中间地区,先攻下远处的敌人,待中间地区孤立后,再回头将其消灭。
假道伐虢是指借用别人所提供的条件,帮助达到自己目的。当对手有可趁之机时,利用其侥幸心理,以援助为名巧妙地把本方势力渗透进去,无需战斗便能控制对手,使其丧失自主权,再发动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1990年巴阿之战,全场占尽上风的巴西三中门框久攻不下,却在终场前被卡尼吉亚抓住机会一剑封喉。这场本就火药味十足的宿敌对决,却因为比赛中的一段插曲被外界争论至今。
上半场,趁着阿根廷队医为球员治疗的间隙,巴西后卫布兰科走到场边,在一片友好的氛围中接过了阿根廷球员递来的一瓶水一饮而尽。谁知下半场,布兰科在场上的表现形同梦游,几乎是目送着马拉多纳连过三人上演世纪助攻。
赛后,布兰科当即表示自己喝了阿根廷人给的水后感到头晕恶心,甚至都无法站稳。本来这只是巴西人输球后的一面之词,谁曾想14年后,当事人马拉多纳却公开披露当年给布兰科的饮水里掺了镇静剂,并讥笑喝完水的后者踢得“就像个傻子”。
关于这段不光彩的过往,巴西和阿根廷至今仍各执一词。“迷魂水”也就此成了世界杯历史上一桩可能永远无法破解的悬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