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征集
| |
捐赠人可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
面谈等方式与云阳档案馆联系。
公司地址:重庆市云阳县望江大道846号
邮政编码: 404500
联系电话:023-55167911
E-mail:yyxdaj@163.com
|
|
专家称3000年立夏民俗已消亡
- 来源: 编辑人: 编辑日期:2010-01-13
浏览次数: 次
- 人民网消息 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民俗学者称,立夏这个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就形成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立夏的许多民间习俗已消失殆尽,年轻人甚至闻所未闻。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说,大多数古代节日习俗源于古代祭礼。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这种迎夏的仪式是很庄严很隆重的。过去,民间还常以立夏的阴晴测一年的收成,认为立夏这一天下雨最好。民谚有“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之说。
立夏曾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比如南方一些地方有立夏尝新的传统,尝的时鲜有青梅、樱桃、鲜蚕豆等。一些地方在立夏这一天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一些地方还流行在立夏这一天称体重。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后,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并表示以后每年立夏再称一次,保证阿斗年年体重不减,以示未受亏待。后民间仿效,由此形成风俗。民俗学者说,这些有趣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已基本消失殆尽。
-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收藏页面】
|
|
|